ZIOT正略科技:智慧校园与物联网密不可分

作者:ZIOT正略科技来源:ZIOT正略科技网址:http://www.cqzhenglue.com/

物联网是通过信息的传感设备,按照既定协议将互联网与物品相连,进行双方信息的交换,能够实现人们对于物体的识别定位、跟踪监控以及有效管理。物联网是互联网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拓展。


当下互联网的应用速度越来越快,物联网的广泛使用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各大高校也在积极建设数字化校园,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使得学校的管理更便捷。由此可以看出,高校是应用物联网的一个重要区域。 物联网在教育行业中的应用,将带领校园走向”智慧校园”,使校园中学生的任何终端都可以与物联网连接,实现程序的便捷化,使得教师的管理变得更加便捷、准确。同时也是对学生安全的有力保障。应用物联网构建的智慧高校教学环境,为教师与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且智能化的服务平台,使课堂能够向外部场景延伸,实现课堂内外一体化。


而智慧校园指的是利用物联网技术来改变校园内的人与资源的交互方式,使得校园内的信息交互更便捷、高效和智能化。具体来讲智慧校园就是把传感器件嵌入或装备到校园各相关的物体中,包括教室、实验实训室、办公场所、图书馆、食堂、宿舍、移动终端等,通过互联网连接构成“物联网”,然后再利用云计算等相关技术将“物联网”与现有的数字校园网资源整合起来,增强了校内信息的互通性,实现了教育、决策和管理的智能化[1]。

 

目前学院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已基本成熟,校内的信息化应用主要包括学院主页、校内办公系统、财务管理、教学管理、顶岗实习管理、校园监控、校园一卡通系统等。学院教学楼群的所有教室均采用多媒体教学,目前配有投影设备,台式机或笔记本接口。在校内,学生通过一卡通可以实现食堂消费、图书借阅、打水、洗澡、超市购物、上网等应用。学院的信息技术中心在校内建成了以视频监控为主的校园监控系统,在学生宿舍区、机房、实验室、校门口和主要干道架设视频监控摄像头和红外感应器,为日后的监控检查与维护提供了便利。 从以上分析的学院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来看,学院目前建立的校园网已经为智慧校园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建设智慧校园可以在校园网的基础上考虑嵌入物联网、传感网和云计算模块,搭建一个统一的基础设施平台;建设校园无线网络,使得校园拥有有线与无线双网覆盖的网络环境;整合现有的校园网平台,构建统一的数据共享平台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智慧校园的模型采用物联网三层体系,即“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在该三层体系中,其中感知层是整个智慧校园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由各种传感器以及传感器网关构成,如嵌有RFID标签的手机、校园一卡通等感知终端;网络层属于中间层,负责传递和处理感知层获取的信息,或者将远端的控制指令下达给感知节点,是校园网、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的相互融合;应用层通过物联网应用中间件实现各类智慧功能,打造出多种智慧校园服务,如教学管理服务、学生管理服务、公共安全服务、后勤保障服务等。


智慧校园建设的关键技术:1、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是一种可以感知热、力、光、电、声、位移等信号并按一定规律将其变换成电信号等形式输出, 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控制等要求的装置。 在智慧校园中应用于视频监控、网络监控等。2、RFID 技术。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在智慧校园中主要应用于身份识别等。3、编码技术。编码技术主要包括EPC、条形码、国家物品编码体系等。其中EPC编码能为单一的物理对象提供唯一的标识码,在智慧校园中能实现单个物品信息资源的共享。

 

智慧校园的建设关键是要做好顶层设计,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同时为未来可能出现的应用服务预留好接口。智慧校园建设的难点在于一些技术难题。这些技术是目前信息科技的前沿问题,有的还处在摸索阶段,期待未来几年内能有新的突破。


website qrcode

扫描查看手机版网站

您好!  

       感谢您访问正略科技官方网站,如您有合作意向或建议,请通

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谢谢!


       业务咨询:13650510007  

       服务热线:023-63427375

       邮箱:951853230@qq.com

       联系地址:重庆市九龙坡区科城路67号腾讯双创社区B区2层

智慧时代    未来已来